242扒你一层皮(1 / 2)

来人正是三房苏国的媳妇段红的母亲姚氏。

姚氏年轻时守寡,只有段红一个孩子,别看她长的妖娆,但为人却十分刚烈,年轻时曾为了守节差点杀了半夜闯进她院子里的贼人,以至她们村里人都知道,姚寡妇不好惹,也不是那种男人可以随便招惹的人。

姚寡妇带着段红就这么活了下来,母女俩个过的还不错,而且姚寡妇为人正派,又吃苦能干,她们村里人背地里也十分敬佩她,直到段红嫁给苏启,姚寡妇的重心又都投入到姑爷身上,但她却发现,苏国和她之前想的不一样,女儿也在婚后变了。

时间一长,姚寡妇敏锐地发现她的几个外孙和外孙女一天比一天呆板,每次见到她都红着红眶,但却不管她咋问都不说。

姚寡妇十分聪明,几次下来她大概就猜到了,女儿嫁了个中山狼,她家这姑爷没表面上看着那么简单。

姚寡妇三观正,猜到大概原因后,劝了闺女几次,结果闺女已然被姑爷给拢住了,说什么都不听,姚寡妇没办法,为了清静,只得少与闺女来往。

这次来,也是听说苏家要盖房子,三房搬了出去,似乎还有姑爷几兄弟想占弟弟便宜的事儿,姚寡妇就想过来劝劝闺女和姑爷,别做的太过份了,结果一到老苏家才发现,有些事情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。

掩下心底的疑惑,姚寡妇淡淡地扫了眼院子里的人,又看向了苏老大。

苏老大再傻也察觉出不对来了。

一家亲戚来访正常,两家也能说碰巧了,三家都撞到一起,说这里没事儿,打死他都不信。

正巧,二房和四房的门开了,一群苏家人走了出来。

姚寡妇左右扫了一眼,没见到闺女,心底一沉,“我闺女呢?”

苏老二冷笑一声,“你闺女享福去了,马上就要住新房子了,哪还看得上咱们这小破院子。”

姚寡妇闻言闭目不语,决定看看再说。

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互视一眼,两人又看向了高老太太,三人默默对视一眼,齐齐皱眉。

这里不对!

都是人精,这么会儿工夫三家亲戚到访,一看就知道这里有事儿啊!

难道说,姚寡妇也是来要钱的?

三个老人精又对视一眼,全都不说话了。

苏老二正看热闹呢,没想到,这热闹一转眼就找上了他。

前后又有三批人进了苏家院子,苏老二媳妇的娘家人,和两个儿子的丈人家都来人了,一时间二房来的人比大房还要多。

苏老大和苏老二惊住了。

怎么回事儿?怎么都赶到一天了?

就算是来苏家要钱的,也不会都赶一天来吧?

是谁给他们传的信?老三志远?

这边苏老大和苏老二叫儿子让人进屋坐,另一边赶紧派人去叫三房人过来。

这么多人,他们可招待不起,事关三房,还是让苏志远自己来吧。

而且苏家最拿得出手的只有苏志远,他不来谁来!

没一会儿苏志远得到了信儿,赶紧和万桂花一起扶着苏家二老回了老宅。

等他们到时,苏家又来人了,是三房苏国的媳妇马明明娘家人来了。

一时间,苏家屋子都坐不下了,正好天儿也暖和了,苏老爷子就让儿子在院子里摆了几条长长凳子,所有人都坐在了院子里。

等所有人都坐定,苏老大还时不时地往大门那瞅,没办法,不过两个来小时,家里来了七八家亲戚,快都有五十来号人了,就是当初他结婚娶媳妇那会儿家里都没来这么多人,他算是怕了,怕什么时候家里再来人,他好赶紧找凳子给客人坐。

这种情况上茶是不可能的了,万桂花去厨房烧了锅水,倒了几杯热水给几位长辈,剩下平辈的就先渴着吧,家里没那么多杯子。

刚要进入正题,大门口又来人了。

见到院外来人,苏老人却像是放松了下来,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向自家老爹。

苏老爷子一个眼神儿都没分给他,抬头看向来人。

好家伙,一次又来两家。

打头一家,是位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老头儿,花白的长胡须到胸口,黑色的褂子补丁打着补丁,外面连个棉袄也没有,在他身后站着一个满脸愁苦的六十多岁妇人,当她看到苏老太太时眼睛一亮,整个人就扑向了她。

“妹子,可算见到你了。”

苏老太太人都傻了,呆呆地拍拍怀里的女人,茫然地看向来人。

哦,认出来了,这是她家长她十二岁的大哥,今年都七十多岁了。

“姐?”

怀里人抬头,哭着看向苏老太太,“嗯,是我啊。”

苏老太太一脸疑惑,“你不是嫁山省去了吗?怎么回来了?”

还有他大哥,不是在省城和儿子过呢吗?怎么也回来了?这都十